如果有人問整個ACG領域什么服裝最符合大眾XP、最具代表性,我的答案大概只有兩個,一個是泳裝,另一個就是兔女郎。
泳裝自然不難理解,看看現在的二游每年夏活有多賺錢就知道了,玩家的錢包直接學會自動氪金;至于兔女郎,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誠實的好孩子,摸著良心說,你看到各種限定的兔女郎皮膚就沒有一絲絲的心動嗎!
所以理所當然的,兔女郎的形象與ACG文化堪稱是天作之合。近些年的各大二次元手游自然也不會放過每年一次或者幾次的兔女郎限定皮膚專場。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啥這“兔女郎”能成為無數玩家喜聞樂見的ACG文化符號?又是因為啥這皮膚一出我們的錢包就會使用自動氪金的技能?這所謂的“兔女郎”,到底是什么來頭?
這……雖說答案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但由于我們這是個嚴謹(不正經)的科普欄目,所以感覺還是有必要先回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從兔女郎制服的誕生開始說起。
鄰家有兔初長成
盡管有人仍堅稱初版兔女郎制服乃是紐約時裝設計師塞爾達·韋恩·巴爾德斯(Zelda Wynn Valdes)的大師手筆,但考慮到這種說法缺乏有力證據(甚至能被某些證據證偽),大家還是更接受這樣更有傳奇色彩的說法——即兔女郎制服的首位設計師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拉脫維亞老婦人;而她之所以攬下如此大活兒可既不是為了名譽也不是為了財富,只是想做個好母親,滿足女兒的小小心愿而已。
先別急,整件事情其實并不離譜,畢竟彼時這位幸運的女兒正深陷愛河,而她的愛人正是維克多.洛恩斯,傳奇IP花花公子(Playboy)俱樂部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之一。
于是差不多可以說是為了提前適應自己賢內助的角色,這位叫(Ilse Tauri的女兒很快就為男友的事業(yè)提出了靠譜的建議:顯然以這標志性的兔子為原型設計的制服不僅能提升俱樂部服務人員的歸屬感,也能大大提升品牌的辨識度,進而提升品牌的影響力;而正如之前所說的,這制服設計的任務就因此落到了媽媽的手里。
據說,這是一款類似泳裝的清涼服飾,也有著后來標志性的,由白色紗線制成的尾巴和耳朵形狀的飾品。由花花公子俱樂部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親自審查,并宣布,第一稿沒過。
啊這……想必學設計的朋友應該是已經習以為常了吧?不過這些家伙倒也沒太過為難老母親,反而是親自對第一稿進行了些許調整——具體說來,首先是在臀部加深開叉以便“兔女郎”們能漏出更多部分的腿,加強制服收腰緊身的效果以強化“兔女郎”的第二性征,并增加了蝴蝶結,衣領等正裝元素來突出女郎們的反差感——之后,便將其交給芝加哥方面進行量產了。
差不多是在兩年之后,三位創(chuàng)始人又帶著寶貴的實踐經驗找上了法國設計師蕾妮·布洛特(Renee Blot)為制服進行了諸如減小耳朵,添加領結,增加更有辨識度的袖扣銘牌的細節(jié)微調,差不多已經確定了兔女郎的經典形象,或者說是大眾對它的刻板印象;
而最后隨著材料學的進步,兔女郎們終于能夠拋棄多少有些性暗示的漁網長襪,轉而穿上兩層時尚輕便的黑灰雙絲……就很難說這究竟是該行業(yè)的進步還是退步。
至此相信大家不難看出,改進也好,迭代也罷,大家的愿望似乎就是讓這制服越澀越好,好像什么“故事”都不發(fā)生反而顯得奇怪了;但從結果上看,俱樂部還是會好好保護兔女郎們不被侵害的,畢竟他們可都是俱樂部里可遇而不可求的優(yōu)質財產啊。
玉兔秀自苦寒來
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兔女郎呢?像“女武神”那樣,換上衣服,大膽舞動就萬事ok了嗎?
呵,天真。
顯而易見,首先,想成為兔女郎不說外貌氣質得百里挑一,起碼得膚白貌美,前凸后翹,性格溫和,雙商ok吧?畢竟想進這種世界500強級別的“大廠”打工,不適當卷一卷怎么可能?
其次,作為字面意義上的俱樂部雞尾酒女郎,無論日后在俱樂部的賽道是哪個垂直領域,她們都至少得能識別超過143個品牌的各種酒類,并至少熟練掌握20種調制雞尾酒的配方,以靈活應對某些突發(fā)狀況。
最后,為了讓被服務對象能時刻保持身心愉悅,兔女郎們不光要學會打扮,保持體型,接受最基本的身影氣質訓練,還要熟練掌握一些列有俱樂部特色的專屬動作:
比如正常站立時,她們需要并攏雙腿,拱起后背,微收臀部,以這欲拒還的“Bunny Stance”正面應對客人;
而在休息時,她們需要緊靠椅被,端莊就坐,以標準的“Bunny Perch”表達一個明確的拒絕;
最著名,最有標志性的動作無疑是“Bunny Dip”,這由“完美兔女郎”凱麗.柯林斯自主研發(fā)的動作要求兔女郎們在優(yōu)雅后傾的同時彎曲膝蓋,將左腿置于右腿之后。熟練掌握后,兔女郎們在俯身上酒水飲料時,就不用擔心自己的低胸制服會暴露什么過不了審的東西了……
對,沒錯,這些培訓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幫助兔女郎們免遭客人豬手;而除此之外,俱樂部也有規(guī)定兔女郎不得與客人發(fā)生身體接觸,更不能私下約會交往??蓡栴}是……理論歸理論,實際上又是怎樣的呢?
紙上談兔終是淺
盡管彼時已有為數不少的兔女郎借由俱樂部登上了《花花公子》雜志封面,進而成為知名模特,演員乃至社交名媛,但在1963年,曾經的兔女郎格洛莉亞.斯坦納姆(Gloria Steinem)依然在雜志《show上發(fā)表了自己的《兔女郎故事》,向人們揭示了這一“行業(yè)”光鮮背后的骯臟與辛酸。
篇幅所限,這里就不細說文章具體內容了,總之斯坦納姆一方面控訴俱樂部對兔女郎極盡剝削,認為只有最蠢的傻白甜才能忍受這種生活,另一方面也聲稱俱樂部非但不會保護兔女郎,反而會主動要求她們提供某些性服務,在某種程度上與傳統(tǒng)瑟琴行業(yè)已經沒啥區(qū)別了……吧。
咳咳。
考慮到兔女郎工作的花花公子俱樂部差不多20年后才被調查制裁,罪名也和斯坦納姆的描述關聯(lián)不大,我們可能是沒法真正確定這些驚人內幕是否句句屬實了;不過同樣考慮到不少兔女郎都曾裸身登上《花花公子》雜志,甚至將自己卷入莫名其妙的修羅場,這篇報道結合流言蜚語帶來的民間影響,可能遠遠超出斯坦納姆最初的設想——至少她應該不曾想到,人們看向兔女郎的眼睛里不止多了絲絲同情,也有了愈發(fā)明顯的鄙夷,以至于到了后來,兔女郎儼然已經與某種特殊服務行業(yè)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對此,2008年有一部電影很隱晦地、無意間透漏出了這樣的態(tài)度。在這部青春勵志的《校園兔女郎》里,安娜法瑞爾扮演的女主,作為被掃地出門的大齡兔女郎堪稱是主流文化中兔女郎刻板印象的集大成者:她面容嬌媚,身材火辣,滿腦子是化妝和塑型的知識,傻白甜到甚至搞不定青少年級別的校園霸凌;但也正是因為她有如此豐富的改造經驗和純潔的赤誠之心,這位兔女郎也成功將自己一眾書呆子室友改造成了或溫柔或火辣的校園甜心,并與她們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也在最后收獲了獨立女性的成功與尊嚴。
整部電影就是那種典型的,吵吵鬧鬧的美式喜劇,以兔女郎和女大學生身份和行為的反差為核心矛盾,推出一個個誤會作為核心笑點。誠然,和差不多所有同類作品的設計頗為類似,女主的兔女郎身份在故事高潮被意外揭穿,直接導致主角團隊的分崩離析,也為后來的自然和解做好了鋪墊;可問題是編劇這不就是默認兔女郎的身份低人一等,由此引發(fā)的矛盾一定能被大眾所接受嗎……只能說,如此冒犯的作品,我們在以后的好萊塢怕是再看不到嘍。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當地人看待兔女郎這一文化形象就會溫和很多,但我們實在沒辦法確定是當地服務業(yè)對兔女郎們的保護更貨真價實,還是因為他們風俗產業(yè)過于發(fā)達,不至于在相對正規(guī)的場所對兔女郎動手動腳的……
但這究竟是某種特例,還是東亞亞文化上某種奇怪的共識……我想應該純粹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不過倒是也沒必要思考太多,畢竟你看他們甚至給每年的8月21日和23日都定為了兔女郎節(jié),中間只隔了一天,而且還有這么多相關的ACG作品用來給大家養(yǎng)眼,好像也沒必要在意那些細節(jié)了。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游戲文化,讓游戲不止是游戲。
到自助洗車店,品百態(tài)人生。
GHS還是第一生產力
網絡炫富的上半場已經過去,現在到來的是賽博哭窮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