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的敘事者
芬奇出生在60年代,在垮掉一代的耳濡目染下成長,滿眼都是對美國社會的不滿。他不想去電影學校學東西,說不想“四平八穩(wěn)地拍電影”。
一直做幕后,沒有什么出頭之日,但芬奇經(jīng)過幾年的工作明白,自己的目標,還是導演。芬奇一直都不太確定好萊塢的那一套是不是行之有效,即便這種敘事方式已經(jīng)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但芬奇,卻依舊想將其改造。
芬奇對劇情片最大的貢獻,就在于他的敘述邏輯和觀眾感知之間的某種不一致性。在價值和判斷上的不可靠,凸顯出他的諷刺性,迫使觀眾對個體道德產(chǎn)生新的認識,并重新反思人性。
《七宗罪》里,約翰是一個連環(huán)殺手,他錯誤判斷自己在敲醒愚昧的人們;他覺得自己所犯下的命案是杰作,其行為和敘事之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罅隙。另一方面,米爾斯陷入了他的圈套,微笑著犯下的憤怒罪。
如果故事就此結束,那最多也就是對進行好萊塢了一定改造。但芬奇還設定了一個沙默塞的視角,令觀眾隱隱認知到,作者對這種觀念也并不認同——于是,對于否定的再度否定,并沒有形成一個肯定的價值判斷。芬奇對好萊塢的顛覆性,由此產(chǎn)生。
《消失的愛人》的后半段,尼克為了逃避殺人的指控,在媒體上表達了對于艾米的愛;而艾米也順水推舟,回到了尼克身邊。此時,觀眾已經(jīng)能了解到,在平靜的婚姻之下,是壓抑和恐慌。
而主題上的淺薄,也是芬奇飽受詬病,未能獲得學院認可的原因。在學院派的評價體系中,他擅長的反轉劇情,黑色風格,并不是導演的能力,而是編劇和攝影的技巧。
因此,芬奇只拿到了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情有可原。
真不愧是狗界的kk園區(qū)。
十年磨一劍
你要是《更衣人偶墜入愛河》的粉絲,那接下來可就要做好破防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