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索尼Play Station的全新訂閱制會員正式開啟了亞洲地區(qū)(不包括日本)的訂閱通道,如果你訂閱了基本PS+服務,也能通過補差價的方式升級成更高級的會員。
對于索尼來說,在原本PS+的基礎上推出全新的訂閱制服務本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在這之前,大多數大作首發(fā)價格都在450港幣以上,隔壁“第一方大作首發(fā)登錄,第三方大作看心情登錄”的XGP已經讓索尼玩家眼饞也許久。
既能籠絡民心,也可以在XGP的激烈攻勢下鞏固自己從上個世代繼承的“地位”
但大多數中國玩家蹲守的港服正式推出PS新會員訂閱服務后,在今天的互聯(lián)網上,大家的聲音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評如潮”。比如在不少新聞下面,你總能見到那個古老但完全不過時的梗。
在玩家社群里,本著理性討論合理質疑的態(tài)度,有人就訂閱服務本身是否合格展開了爭論,最終得出了這個訂閱模式適合在那個月有自己想玩的游戲時續(xù)費的結論;
也有比較混沌惡一點的,他們學會了逆向推演,認為自己全價買的游戲后面打折后,索尼應該照著差價補償的;
就算到索系玩家的大本營“PS4吧”,“被索尼背刺”“冤種竟是我自己”的聲音也格外扎眼。
在發(fā)售當天就收獲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績,甚至一舉超越備受好評的《雙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處女作的身份登頂,《藍途王子》到底憑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戲害人?人害游戲?
兩款國產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這個現(xiàn)象,似乎國內玩家對于國產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