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歸功于騰訊的基因,比如,在《大樂斗》推出后的第二年,另一款網頁游戲《大樂斗II》就迅速上線,除了畫面確實進化了那么一丟丟之外,玩法不過是換個名字的收費項目。
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再找到相關資料去考證騰訊內卷究竟嚴重到什么程度,才會如此光速地上線一款“競品”。畢竟在2018年的時候,曾經大出風頭的QQ寵物連帶著壯志未酬的《大樂斗2》,已經雙雙暴斃在了移動游戲大潮的猛沖之下,幾乎沒有在互聯(lián)網上留下任何痕跡。
這讓我想起來,在曾經看過吳曉波先生寫的《騰訊傳 1998-2016》中,QQ寵物很有牌面地占據了整整一章節(jié)的內容。
他用“母愛情結的泛濫”概括了QQ寵物爆火的邏輯,并且指出QQ寵物的內涵十分淺薄,瑞星小獅子,當時office軟件自帶的人工智障「曲別針」,都是古早級別的桌面寵物,但在分析用戶畫像和運營思路上,騰訊卻有著獨到之處。
有意思的是,QQ寵物這一章被安排在“《泡泡堂》為什么告不倒《QQ堂》”和“《穿越火線》《DNF》讓騰訊成為了游戲之王”之間,在我看來這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時間排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騰訊從重研發(fā)到重運營的心路轉變。
今年12月15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化騰的一段內部員工大會的對話被媒體曝光,在經濟下行的當下,在內部大量貪腐問題曝光后,騰訊的這兩年過的也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好,掌門人小馬哥所展現出的是掃出一番新氣象的決意,他還明確表示了“自己不再相信買量,要聚焦精品,不浪費任何一個版號(原話)”。
而在同一天,武林大會正式落幕的《大樂斗》官方發(fā)布了更新公告,里面沒有新的玩法、角色、功法/武器,只剩下了一卷花好幾秒才能拉到底的“賬單”。
“年近古稀”的《Q寵大樂斗》還想不想上馬老板這列高速前進的火車,我不好指點江山,妄下評價。
至少如果公告中不出現所謂“新年預熱”“大吉大利”“限時折扣”“全網最低價”的充滿誘惑力的字眼,《Q寵大樂斗》和騰訊差點讓有些被燒糊涂的我相信了這份“誠意”。
在發(fā)售當天就收獲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績,甚至一舉超越備受好評的《雙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處女作的身份登頂,《藍途王子》到底憑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戲害人?人害游戲?
兩款國產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這個現象,似乎國內玩家對于國產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