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這樣形容今年的TI11——觀看比賽的過程就像是一場聽天由命的“自由落體”,從決定跳進坑的那一刻起,過程、結果和繩子會不會斷掉就已經失去了意義,你唯一能感覺到的只有自己在不斷下落,明年會不會義無反顧地往下跳呢?不好說。
應該能聽出來,今年中國隊的成績依然不算好。
在最終突圍賽中,中國戰(zhàn)隊全軍覆沒,僅剩PSG.LGD、RNG和Aster三支直邀隊伍,是歷屆Ti中國參加隊伍最少的一屆。
再加上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比如第一天9勝的RNG在例行檢查中全員確診新冠,不論是士氣還是戰(zhàn)斗力都一落千丈,而走到最后的茶隊也在敗者組對決中惜敗給了液體,最終“斬獲”第四名。
伴隨著TI11逝去的,不止是中國隊員們拼盡全力后折戟沉沙的遺憾,也有不少老玩家的熱情,還有那句憋在心里好多年的“西恩DOTA ,BEST DOTA”。
在這個戰(zhàn)隊和觀眾士氣都非常低落的11月也有一個格外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互聯(lián)網專屬的「The Internet」回來了。
有人說,早在去年“為什么不ban猛犸”的話題和對LGD是不是吃了(菠菜)的質疑甚囂塵上的時候,西恩DOTA其實已經死了,就好像季漢的國運在五丈原隨著丞相一同隕落,而從結果上來看,游戲主播ZARD鄭翔舉辦「DOTA101」和「The Internet」,無疑是為這款dead game和玩家的熱情點上了七星燈。
這場誕生于機緣巧合的玩家社區(qū)賽,邀請到了國內包括BAT在內的16家知名互聯(lián)網企業(yè)參賽。
沒有任何作秀和炒作,但不論是DOTA玩家的口口相傳,還是各大互聯(lián)網公司“在線上瘋狂內卷”“在賽場上解決現實恩怨”而爆出各種梗,亦或是豬場從敗者組出發(fā)一穿六拿下冠軍的熱血故事,草臺班子搭起來的互聯(lián)網TI同樣向觀眾傳遞了電子競技“永不言棄、天道酬勤”的魅力。
盡管最后并沒有隔音房外綻放的煙花禮炮為冠軍喝彩,也沒有仿制一面象征著刀圈最高榮耀的不朽盾作為獎杯,互聯(lián)網TI還是在國內玩家圈子中的熱度力壓正牌TI,成為了少數能讓人笑出來的DOTA賽事。
按照慣例,今年也有不少人希望通過互聯(lián)網TI2.0,再為《DOTA2》續(xù)一次命。
兩款國產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這個現象,似乎國內玩家對于國產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
春節(jié)過后,一場備受矚目的“英雄對決”悄然拉開帷幕。一邊是歷經757天停服、承載無數玩家青春記憶的《守望先鋒》國服2月19日高調回歸,另一邊則是網易漫威IP新秀《漫威爭鋒》以S1下半賽季2月21日強勢更新正面迎戰(zhàn)。
如今,這個“惡魔眼中的惡魔”回來了,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如何成為能止幼魔夜啼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