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塑造上,主角幾乎就是個很完整的工具人,導演沒想過給他賦予任何人物特性,人設單薄這一點在諾蘭其他電影里也有被提及,上次大規(guī)模提起是《敦刻爾克》,主角前后沒有任何變化,但《敦刻爾克》是戰(zhàn)爭片,人本身就是戰(zhàn)爭中的工具人。
而《信條》是完全沒有給主角塑造人格,你看的時候很難跟他有情感共鳴,導致他去“送死”的時候也感覺不到最后的悲壯。
但要說《信條》是爛片嗎?也不是,我只是起個標題黨騙你們進來看文章的啊朋友們?!缎艞l》只是在自己的作品維度上顯得“爛”,放出去還是能吊打一片的。
首先就是高概念,不管看得懂看不懂,必須承認的是,諾蘭把時間詭計這一套玩的很溜,完成度很高,而且你很難想象會有其他導演拍的比他更好。
《信條》有且只有諾蘭能拍,看慣了漫威的爆米花,偶爾還是來那么一下這種高密集度轟炸的,時間正向逆向的概念很直觀拍出來了,電影上映后就有人說劉慈欣早就寫過《坍塌》了,里面表現(xiàn)的比這個牛逼多了。
小說和電影是兩個文本,我覺得這是頂尖電影工業(yè)才能做到的,你很容易感覺到電影里時間的流動感。
能讓這么多人心甘情愿二刷三刷找出每一個細節(jié)彩蛋,寫那么多分析貼,讓一群影迷瘋狂這件事本身就挺牛逼的。
而且因為疫情全球電影市場低迷,諾蘭等于是激發(fā)了市場,不管看懂沒看懂,這兩天網絡上討論《信條》熱度高漲,有點影迷狂歡的意思。
但你要說再多的我也夸不出來了,喜歡諾蘭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看不懂也不需要懷疑自己智商因為大多數(shù)人第一遍都看不懂。不是影迷的朋友可以不用挑戰(zhàn)了,你除了浪費了電影票還會感覺到一股深深的無力,花錢去考試這種事就停留在英語六級吧。
“我們大部分的煩惱,來自于夢想另一種有可能的人生”。這句話如刀般割破表面的平靜,深入內心深處的思考。從過去到現(xiàn)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在自己的四疊半空間里難以自拔。這部《四疊半神話大系》正是揭開了屬于年輕人共有的那層焦慮與迷惘。
然而,當玩家實際進入游戲后,Mod的表現(xiàn)卻讓他們大失所望。
不管是不是真的,還真挺期待磨成針的那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