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響徹整個東京灣的咆哮,他帶著人類最原始的恐懼和自然的憤怒,君臨這個世界!你們有沒有幻想過這樣的場景,你在沙灘上悠閑的曬著太陽,海水卻被一頭高達50米的巨型怪獸分開,當他卷起巨大的海嘯,帶著大地的震顫,從你身邊緩緩行過,當人類自豪的科技和文明都輕易的被毀滅?;蛟S這個時候,我們才會開始反思哪怕是自稱萬物靈長的我們,對于自然來說,是一個多么渺小的物種。
而這頭巨獸,有一個非常響亮且讓人提起就自帶震懾光環(huán)的名字—哥斯拉(ゴジラ)。
1954年11月3日,由導演本多豬四郎,特效師圓谷英二,制片人田中友幸聯(lián)合打造,標簽打著“怪獸”“特攝”“驚悚”“科幻”的《哥斯拉》在日本上映。他有著暴龍的身體,劍龍的背鰭,擒龍的雙爪,哥斯拉自出生起,便承載著創(chuàng)作者們的許多期望,名字由“大猩猩(ゴリラ)”同“鯨魚(クジラ)”所組成,象征著哥斯拉如大猩猩一般孔武有力,也像鯨魚一樣巨大,還可以在海中和陸地上自由的行動。
無論是背景設定還是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哥斯拉都無愧于“怪獸之王”的名號。
從1954年到2019年,哥斯拉的系列電影已經上映了36部,從真人穿著皮套拍攝的特攝,到CG特效制作,這個橫跨了65年36部系列電影的巨無霸,是靠著什么來吸引3代觀眾?是名為哥斯拉的怪獸個人魅力?亦或是隱藏在哥斯拉這個系列下,幾代創(chuàng)作者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對于人文情懷不斷的探索?
正如文章標題所說的,今天我們的目的,就是探究“哥斯拉”這個系列起起落落的60余年發(fā)展,找到“怪獸之王”為什么會如此讓人神往的原因。
如今,這個“惡魔眼中的惡魔”回來了,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如何成為能止幼魔夜啼的前世今生。
老虛和兔子不得不說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