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擬人:受眾相當廣泛的創(chuàng)作手法
當然,動物擬人絕不僅流行于日本。在世界各國的動漫作品中,動物擬人都是十分常見的創(chuàng)作手法,同時又存在細微差別。出于商業(yè)、受眾等層面的考量,不同定位的作品,會為動物角色附加上不同程度的人類屬性。像是整體偏向合家歡基調(diào)的美國動畫《功夫熊貓》《穿靴子的貓》《瘋狂動物城》《愛寵大機密》等,就為觀眾呈現(xiàn)出了一個個屬于動物的世界。而國內(nèi)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藍貓?zhí)詺馊枴贰逗缲埶{兔七俠傳》等作品,也主要面向的是兒童觀眾。
在這些作品中,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參考動物的外表、習性、自然界地位等元素進行擬人。畢竟對于小朋友們而言,動物形象使角色辨識度大幅提升,還能夠幫助他們理解劇情。而動物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也更容易引發(fā)他們的興趣。
不過,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動物擬人作品,都是給小朋友們準備的禮物。
由于獸娘、獸耳等萌屬性受到不少動漫愛好者的追捧,一些作品會添加此類角色,以便吸引更多關(guān)注。其中,兔子和貓咪常常因身型曲線和性格特征,被擬人化為女性形象,恰好滿足部分動漫愛好者對動物萌娘的想象和憧憬。
此外,將動物形象進一步深化,讓角色帶有更多的人類特性,也是成年讀者、觀眾喜聞樂見的事情。類似于《非洲的動物上班族》這樣,動物角色大膽吐槽、做真實社畜難以想象的事(比如就算做錯事也不被上司追究,面對加班要求勇敢說“不”等),同樣可以戳中成年觀眾的心。
從另一方面來看,動物世界的設定帶有一定神秘感,可以增強故事的戲劇性,還能便于創(chuàng)作者融合進自己的思考。一些作品披著動物擬人的外衣,講述的卻是成年讀者、觀眾所關(guān)心的社會現(xiàn)象。比如改編自小說《動物莊園》的英國動畫,還有今年的十月新番《動物狂想曲》等,都是帶有深度內(nèi)容的動物擬人故事。作品中的現(xiàn)實暗喻,本身針對的就是成年人。
假如受眾對動物擬人的迷戀程度再上升,這大概就要提及另一個群體——“獸迷”了。與廣泛意義上的動物擬人不同,許多成年獸迷喜愛的角色,會保留更多動物屬性。而獸迷們會單純因為“獸設”,而關(guān)注、討論一部兒童向動畫,甚至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達成屬于獸迷的狂歡。于是出現(xiàn)像《彩虹小馬》這樣,本身是兒童向作品,卻吸引大批成年粉絲的現(xiàn)象,就并不奇怪了。
? 動物擬人作品的成功之處,在于將動物屬性與人性、現(xiàn)實的深度結(jié)合。就連長期處于國產(chǎn)動畫“鄙視鏈”底端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其角色與人類社會的共通之處,也得到了成年網(wǎng)友們的認同。從當年“做人要做懶羊羊,嫁人就嫁灰太狼”的說法就能看出,自由自在、大智若愚的生活態(tài)度,讓懶羊羊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永遠吃不到羊的廢物反派灰太狼,卻具備當代“好男人”特質(zhì)。
動物角色被賦予人的個性,足以滿足不同群體需求,正是動物擬人作品層出不窮,且容易積累各個年齡層的粉絲的原因。雖然《獸娘動物園》的成功不易復制,但相信在未來,我們還會看到更多創(chuàng)作者嘗試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那么,如何在現(xiàn)有的擬人“套路”中,摸索出新意,或許是創(chuàng)作者們接下來所需要關(guān)心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