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在和朋友聊到平成年代的番的時候,我們都會感慨那時候的日本番劇琳瑯滿目,對我們來說那時候的番劇簡直就是神仙打架,誠然我們各自喜歡的番劇也各不相同。
然而,當被問及平成年代最后的浪漫代表作是哪一部時,我們這群本應意見分歧的死宅二次元竟出人意料地達成了共識。
我們不約而同地將票投給了同一部作品——《希德尼婭的騎士》。
《希德尼婭的騎士》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科幻動畫作品,其中蘊含了濃厚的種族主義色彩和深刻的哲學思考。作品中的主要沖突源于人類與被稱為"奇居子"的外星生命體之間的對立。希德尼婭飛船上的大多數人,尤其是以艦長為代表的領導層,堅持一種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立場。
他們否認奇居子可能是一個可以溝通的智慧文明,而是將其視為純粹的威脅。這種觀點反映了現實世界中某些極端主義或種族主義思想,即認為只有自己的種族或文明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然而,作品巧妙地揭示了這種立場的矛盾性。艦長本人曾經對人類基因改造和永生研究產生興趣,這暗示了即使是最堅定的"人類純粹主義者"也可能對超越人類局限性產生向往。這反映了科技進步與傳統(tǒng)人性觀念之間的矛盾,也呼應了現實世界中關于人類增強技術的倫理爭議。
角色落合提出了與奇居子交流的可能性,暗示這可能帶來獲得宇宙真理甚至實現各種愿望(如與逝去的愛人重逢)的機會。這一設定探討了人類是否應該為了進步而放棄部分人性,反映了科幻作品中常見的"進化還是保守"的主題。
作為人類英雄代表的谷風拒絕了這種誘人的提議。他認為,如果接受這種改變,人類將不再是人類,也不是奇居子,而是某種全新的存在。這個觀點強調了保持人類本質的重要性,暗示了"人性"本身可能就是人類最寶貴的特質。
?最終以人類形態(tài)回到谷風身邊,實現了長久以來的愿望。這個結局不僅是對谷風選擇的肯定,也象征著人類情感和價值觀的勝利。它強調了即使在面對巨大誘惑和可能的進化機會時,人類的愛情和情感依然是最珍貴的。
這部作品通過虛構的故事,引發(fā)了觀眾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它并不試圖給出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或預測未來,而是通過展示不同立場和觀點,鼓勵觀眾進行深入思考。這種思考本身就是作品的核心價值所在。
作為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幻動畫作品,其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其宏大的太空歌劇舞臺,更在于其對人性、文明和存在本質的深刻探討。這部作品通過其復雜的敘事結構和多層次的角色塑造,成功地架起了連接虛構世界與現實思考的橋梁,從而避免了許多科幻作品常見的"鏡花水月"困境。
在前兩季電視動畫中,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谷風長道這一英雄形象,他身上體現了傳統(tǒng)英雄應具備的諸多品質:正直、勇敢、無私。然而,真正使《希德尼婭的騎士》脫穎而出的,是它并未止步于簡單的英雄敘事。
相反,它通過深入探討"希德尼婭的騎士"這一身份的意義,引導觀眾思考更為深刻的問題:在浩瀚宇宙中,人類文明的本質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和維護自己的身份認同?
這個設定確實很有意思,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經常感到孤單的人來說,看起來特別有共鳴。
說到底,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這話真是說到心坎里了。我們都想被理解,但是真的能完全理解別人嗎?估計難。想想看,我們的想法、觀點,哪個不是從小到大被灌輸的?家里人說的、學校教的、社會上流傳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所以說,純粹的"自我意識"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這么一想,人類社會里各種矛盾沖突就不奇怪了。種族歧視、搶資源、爭地盤,說白了不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理解和接納不同的人嗎?但是,即便如此,歷史上總會有那么些了不起的人站出來,帶領大家往前走。要不是有這些人,我們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呢?
說到小林艦長,她就是這樣一個復雜的角色。剛開始看的時候,她給人的印象就是那種冷冰冰的、不茍言笑的領導。當主角被招安的時候,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樣,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小林肯定沒安好心"。
但是仔細想想,小林真的是壞人嗎?對于那些400年前就活下來的不死人來說,她可能是。畢竟她后來采取了那么激進的政策,直接宣布要跟奇居子開戰(zhàn),這對他們來說可能太過了。對于洛河那樣的科學家來說,小林更是個十足的壞蛋——既不愿意嘗試新方法對抗奇居子,又想利用別人的知識和技術,確實挺卑鄙的。
不過,站在小林的角度想想,她的處境也挺難的。作為領導者,她不能隨便跟人交往,怕暴露自己不死人的身份引起恐慌。她也不能對手下太親近,畢竟太感情用事可能會影響決策。就像那些反對政府武裝的人,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在現實面前可能顯得太天真了。
作品中引入的諸多概念,如"奇居子"、"穎槍"、"中性人"、"融合個體"等,初看似乎令人感到些許困惑和空虛。然而,這些概念并非空洞的詞語堆砌,而是作者精心設計的思考工具。它們共同構建了一個復雜的世界觀,通過與現實世界的隱喻性聯系,促使觀眾思考諸如種族、性別、生命本質等深刻議題。
落合、小林和谷風三個角色的塑造和發(fā)展,為作品提供了豐富的論證支點。通過他們的視角,作品深入探討了人類面臨的根本性選擇:是堅持傳統(tǒng)的人類形態(tài),還是通過基因改造或與外星生命融合來追求某種"完美"?這一選擇背后,是關于人性本質、文明歸屬和進化方向的深刻思考。
作品最后以希德尼婭遠航、老英雄退場的方式結尾,既給出了作者的某種答案,又巧妙地為未來留下了開放性。這種結構不僅體現了科幻作品應有的前瞻性,也表明作者認識到這類根本性問題往往沒有唯一答案。
到自助洗車店,品百態(tài)人生。
GHS還是第一生產力
網絡炫富的上半場已經過去,現在到來的是賽博哭窮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