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擺攤,當代的年輕人開始尋找起了更輕松的、更能夠讓自己開心的工作。
在豆瓣,這個叫做“輕體力活探索聯(lián)盟”的豆瓣小組,是一些飽嘗工作壓力的打工人的避難所。
就像小組介紹最后一句提到的:“畢竟,人生起落,是游戲,而非戰(zhàn)爭”,在組里,不少打工人選擇了從“社會慣性”中主動逃離出來,轉(zhuǎn)向另一種生活的方式。
就比如說這位從985畢業(yè)來到大廠打工的女生,18年畢業(yè)之后就來到深圳摸爬滾打。雖然有著不錯的薪資待遇和工作環(huán)境,但體面的背后是無盡的精神內(nèi)耗。
受夠了工作壓力的她選擇立刻從原先的公司辭職,并且在國內(nèi)自駕游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風景。
在回到深圳之后,她決定成為一名寵物美容師,每天面對可愛的貓貓狗狗們,不用擔心不必要的人際關(guān)系。
而這位飽受“007”工作時間迫害,工作壓力大到兩鬢斑白的打工人,在深思熟慮之后決定裸辭,并開啟了自己搞副業(yè)的生涯。
到如今,他也嘗試了不下于10個副業(yè),目前正在做兼職伴郎的副業(yè)。而他也并不是完全沖錢,到婚禮現(xiàn)場沾沾喜氣,感受一下熱熱鬧鬧的人氣兒,得到了還算不錯的體驗。
不過,打工人在選擇輕體力活的時候,總會面臨一個讓自己退縮的事實:
這些“體力工作者”往往受不到社會的尊重。
在當前的“社會慣性”思維下,似乎坐在辦公室的白領(lǐng)生活總比在花園修理草坪的工人生活更加有意義,更加值得憧憬。
老實說,在大眾思維的裹挾之下,我一開始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看待的。
但直到我了解到“醫(yī)院陪診員”這一職業(yè),我才逐漸了解:
在卸下所謂“白領(lǐng)”的光環(huán)之后,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本身就不分高低,并且同樣能夠做出不小的貢獻。
因為有段時間老是去醫(yī)院,在那段時間里,我總是能夠看見一個人看醫(yī)生的老人們。
老人們對掛號機很陌生,所以在掛號的時候總是眼巴巴的瞅著,身后是年輕人竊竊私語的抱怨,他們變得局促緊張,手也不知道怎么放。
而醫(yī)院陪診員的作用,就是充當“家人”的身份,陪著老人看病,幫助解決一些老人很難完成的事情,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安撫一下老人的情緒。
“世界上最孤獨的事情就是一個人做手術(shù)”,即便是出于工作掙錢的目的,這些醫(yī)院陪診師能夠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給予幫助和陪伴,我想也是這個職業(yè)的最大意義。
這下真是“不安desu”了。
又要到飯了兄弟們!
“我們大部分的煩惱,來自于夢想另一種有可能的人生”。這句話如刀般割破表面的平靜,深入內(nèi)心深處的思考。從過去到現(xiàn)在,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在自己的四疊半空間里難以自拔。這部《四疊半神話大系》正是揭開了屬于年輕人共有的那層焦慮與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