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游戲都給自己打上了肉鴿的標簽,而其中有的游戲給自己打的標簽是“Roguelike”,有的游戲則稱自己為“Roguelite”,對于剛接觸肉鴿類作品的玩家可能會分不清二者的分別,雖然“Roguelike”和“Roguelite”我們都統(tǒng)稱為肉鴿類游戲,但在細枝末節(jié)上又有一些明顯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肉鴿游戲的一二三。
首先,在區(qū)分“Roguelike”與“Roguelite”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什么是“Rogue”。
“Rogue”指的是1985年由Epyx,Inc.所開發(fā)的游戲《Rogue》,在這款游戲中有大量獨特而強大的敵人,需要玩家收集護甲、武器、食物等道具通關,而地圖中又有很多隱藏門、陷阱、藥劑等特色設計。
而游戲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有兩個:
其一是玩家在游戲中將面臨隨機生成的地圖與怪物,每一關都是不同的體驗。
其二是玩家在游戲中一旦死亡,所有獲得過的道具以及游戲進度都會清零,玩家再進入游戲只能從零開始。
這款游戲在當時可能并未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從長久來看,這款只有90KB的游戲玩法影響了后來成百上千的游戲爭相地模仿與借鑒。
那么我們要怎么理解“Roguelike”和“Roguelite”呢,記得以前剛接觸rogue類游戲的時候,我在網(wǎng)上搜尋資料,大部分的博主或者官方賬號都將“Roguelike”解釋為繼承了《Rogue》的兩大機制(一、隨機生成地圖與怪物,二、永久死亡機制)的游戲;而“Roguelite”則解釋為取消了“永久死亡機制”,而保留了隨機生成地圖與怪物玩法的游戲。
其實這樣劃分不能說錯,但并不全面。
原因之一是目前大部分的Roguelike游戲都并沒有繼承嚴格的永久死亡機制,即便是如《哈迪斯》這樣的肉鴿類游戲代表作品,戰(zhàn)斗中獲得的冥府鑰匙與泰坦之血在死亡后也不會消失,而是在回到房間后用來解鎖以及升級武器,而在戰(zhàn)斗之外的劇情也會隨著死亡次數(shù)而進行,并非是喪失所有的游戲進度與游戲道具。
在發(fā)售當天就收獲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績,甚至一舉超越備受好評的《雙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處女作的身份登頂,《藍途王子》到底憑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戲害人?人害游戲?
兩款國產(chǎn)新游——《黑暗世界:因與果》和《蘇丹的游戲》都在剛上線的時候引發(fā)了兩極分化的熱議。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似乎國內(nèi)玩家對于國產(chǎn)游戲的反饋與期待可以讓我們窺見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