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動畫《大都會》的劇本來源于大友克洋對手冢治蟲同名漫畫作品的改編。
對于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我們無需再多做介紹。
而對大友克洋的形容,最精準且流傳最廣要數(shù)宮崎駿的那一句:
“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從第一部《迷宮物語》開始,到《阿基拉》《回憶三部曲》《蒸汽男孩》等,大友一直在向人們輸送毀滅的快感。
這部《大都會》也不例外。
如果說“爆炸就是藝術”,那么《大都會》一定是藝術中的藝術,因為它從頭到尾都在炸東西。
只不過開頭炸的是煙花,結尾炸的是城市。
據(jù)說,手冢治蟲生前始終反對將自己的這部作品拍成動畫片,原因是擔心制作效果不能完美表達其構思。
特別是在未來城市的呈現(xiàn)上,對動畫技術有著超出時代的要求。
直到1996年,和手冢治蟲有過多次合作的導演林太郎認為時機已經(jīng)成熟,邀請大友克洋加盟,對手冢1949年的這部漫畫進行了改編。
1996年起至2001年,歷經(jīng)5年的時間制作出這部日式動畫巨作,上映后轟動一時。
拍攝《大都會》燒錢燒得非常厲害,制作經(jīng)費高達10億日元;時長109分鐘的動畫,總作畫張數(shù)達到了15萬張。
而由此呈現(xiàn)出的效果也是好得不像話。
動畫中蒂瑪沐浴在陽光下,金色短發(fā)隨風飛舞的場景美不勝收,是眾人口中不得不截圖收藏的“世界名畫”。